綠色數據中心支撐“云上冬奧”
北緯43°,北京西北方向200多公里處的張北縣草原天路附近,有座數據中心正經歷著一年最熱的時節。室內氣溫升至25度,工程師們開啟空調為機房降溫。
實際上,這些空調一年到頭也工作不了幾天,因為絕大多數日子,這座數據中心都靠“不花錢”的自然風制冷。
這里便是阿里云張北數據中心,它將作為重要的云計算基礎設施,支撐即將精彩上演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
2018年,北京冬奧組委與奧運會全球指定云服務商阿里云聯合揭牌北京冬奧云數據中心,主打大規模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打造“云上奧運”和“綠色奧運”。
綠色正是張北數據中心的關鍵詞。這座“巨無霸”坐落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可容納百萬臺服務器,總投資超過200億元。
之所以選擇張北,是因為這里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年均氣溫僅為2.6℃,最低氣溫達-40℃,工程師將室外溫度適宜、空氣質量良好的新風通過風墻技術輸送至機房,直接為IT設備降溫,實現全年300余天“免費”自然冷卻,大大降低了空調系統的電力消耗。
除了“風冷”,還有“液冷”。液冷就是將服務器浸泡在液體里,在張北數據中心的機房里,一排排服務器被浸泡在絕緣冷卻液里,它們產生的熱量可以直接被冷卻液吸收進入外循環冷卻,全程用于散熱的能耗幾乎為零,這種形式的熱傳導效率比傳統的風冷要高百倍,實現了數據中心100%無機械制冷。
這里還應用了一系列節能技術,如將部分機房熱風回收至柴發配電室及部分設備間用于采暖,同時將空調回水作為供暖換熱的驅動動力,減小冬季的供暖能耗;通過廢水回收系統降低生產污水的硬度、電導率等指標,回收并重新利用至生產系統,減少水資源的消耗。
加上模塊化設計、AI調溫等技術,張北數據中心的年能耗比低于1.2,最低可以達到1.09,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每年可節約標煤8萬噸,相當于種了400萬棵樹木。
此外,得益于張北縣充沛的風能和太陽能,張北數據中心的綠色能源使用率超過了50%,就地消納可再生能源,加速能源消費向清潔低碳化轉型。通過參與冀北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四方協作”機制,開展市場化風電掛牌交易,直接向風電企業購買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達50%以上,截至2021年5月,這里共交易約4.5億千瓦時新能源,累計減排二氧化碳近40萬噸。
數據中心是新基建的基建,也是公認的“耗能大戶”,節能降耗是重要考量。近日,工信部印發了《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計劃用3年時間,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綠色低碳、算力規模與數字經濟增長相適應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格局。阿里云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總經理高山淵表示,“技術先進”和“綠色低碳”已經成為新型數據中心的關鍵詞,通過大規模推動液冷技術商業化,熱能耗最多降低70%以上。
除了自身的節能降耗,云計算本身就是一種綠色技術,有助于提高社會整體的CPU利用率。全球權威咨詢機構IDC預測,未來四年持續采用云計算可以減少碳排放10億噸,相當于抵消400個火電廠或一個中型國家的年排放量。
在張北,這里的云計算產業基地以打造“中國數壩”為目的,正在著力推進中國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據報道,到今年年底,張北云基地數據中心規模至少達到50萬臺服務器,相關產業規模突破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