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顯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構筑產業體系新支柱。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在此背景之下,前瞻產業研究院《聚集十四五:中國六大新支柱產業十四五發展全景前瞻》中,對中國六大新支柱產業發展前瞻進行深度解析。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位居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包括下一代信息網絡產業、電子核心產業、新興軟件和新型信息技術服務、互聯網與云計算大數據服務、人工智能等行業,其應用橫跨國民經濟中的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等三大產業。
根據《“十四五”規劃綱要》,“十四五”期間,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持續向“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方向發展。一方面,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
云計算
加快云操作系統迭代升級,推動超大規模分布式存儲、彈性計算、數據虛擬隔離等技術創新;
以混合云為重點培育云服務產業。
大數據
推動大數據采集、清洗、存儲、挖掘、分析、可視化算法等技術創新
培育數據采集、標注、存儲、傳輸、管理、應用等全生命周期產業體系
物聯網
推動傳感器、網絡切片、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創新
協同發展云服務與邊緣計算服務
培育車聯網、醫療物聯網、家居物聯網產業
工業互聯網
打造自主可控的標識解析體系、標準體系、安全管理體系;
推進“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建設。
區塊鏈
推動智能合約、共識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統等技術創新;
重點發展區塊鏈服務平臺和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方案。
人工智能
建設重點行業人工智能數據集,發展算法推理訓練場景;
推進智能醫療裝備、智能運載工具、智能識別系統等智能產品設計與制造;
推動通用化和行業性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建設。
VR、AR
推動三維圖形生成、動態環境建模、實時動作捕捉、快速渲染處理等技術創新;
發展虛擬現實整機、感知交互、內容采集制作等設備、軟件、行業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傳統產業也將在“十四五”期間深入實施數字化改造升級:
智能交通
發展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
推廣公路智能管理、交通信號聯動、公交優先通行控制;
建設智能鐵路、智慧民航、智慧港口、數字航道、智慧停車場。
智慧能源
推動煤礦、油氣田、電廠等智能化升級;
實現源網荷儲互動、多能協同互補、用能需求智能調控。
智能制造
促進設備聯網、生產環節數字化連接和供應鏈協同響應;
推進生產數據貫通化、制造柔性化、產品個性化、管理智能化。
智慧農業及水利
推廣大田作物精準播種、精準施肥施藥、精準收獲;
推動設施園藝、畜禽水產養殖智能化應用;
構建智慧水利體系。
智慧教育
推動社會化高質量在線課程資源納入公共教學體系;
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在線輻射農村和邊遠地區薄弱學校;
發展場景式、體驗式學習和智能化教育管理評價。
智能政務
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推廣應用電子證照、電子合同、電子簽章、電子發票、電子檔案;
健全政務服務“好差評”評價體系。
智慧家居
應用感應控制、語音控制、遠程控制等技術手段;
發展智能家電、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監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
智慧社區
推動政務服務平臺、社區感知設施和家庭終端聯通;
發展智能預警、應急救援救護和智慧養老等社區惠民服務;
建立無人物流配送體系。
智慧文旅
推動景區、博物館等發展線上數字化體驗產品;
建設景區監測設施和大數據平臺;
發展沉浸式體驗、虛擬展廳、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務。
智慧醫療
完善電子健康檔案和病歷、電子處方等數據庫,加快醫療衛生機構數據共享;
推廣遠程醫療,推進醫學影像輔助判讀、臨床輔助診斷等應用。
具體內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