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金融科技十大趨勢展望
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革,金融科技如何更好地融入實體經濟,已成為行業共同矚目的關鍵議題。中國人民銀行近期發布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標志著我國金融科技“厚積成勢”,正式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與此同時,在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中,數實共生再次成為熱詞。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云原生和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的成熟,金融科技逐漸演進為數字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連接器。因此,推動數實共生,金融科技大有可為。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近些年的發展中,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金融科技與不同產業的適配性問題等,針對金融科技如何更好的推進數實共生,2021年9月,騰訊金融研究院、騰訊云與畢馬威聯手啟動金融科技趨勢報告項目,動員30余位業務、技術、產品、方案、研究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線上線下訪談調研120余次,經過5個月時間,形成數十萬字報告成果《數實共生·2022金融科技十大趨勢展望》。
趨勢一
零信任架構(ZTA)重塑金融可信邊界
零信任架構本質上是一種可信環境,依托“永不信任,持續驗證”的思想方法,對任何進入網絡的主體先驗證、后放行。零信任框架涉及多種技術,包括多源數據信任評估技術、安全代理關鍵技術等,在多種技術協同作用的情況下,金融機構將在不同環節對訪問主體身份進行動態持續的核查和管理,打造安全、高效的金融訪問環境,保障金融行業數據安全。
國內某大型金融機構存在多種業務需求,包括各數據中心間具有互聯互通的需求、臨時風險應對需求、數據中心高并發訪問需求等,通過搭建零信任架構,引入可信訪問控制臺(TAC)、可信應用代理(TAP)等關鍵產品技術組件組成的可信身份認證系統,實現對應用、功能、接口等各個層面的訪問機制的管理,保證了數據訪問過程的安全可信。
趨勢二
跨鏈信任促進金融場景深度融合
在未來,跨鏈將構建商業價值網絡,打破目前區塊鏈間的孤立性,使數字資產在不同區塊鏈間流通,并將其價值在區塊鏈網絡上擴大,最大程度地發揮資產價值。具體來講,跨鏈將賦予數據資產以價值刻畫能力,實現數字資產的安全流轉。
金融機構有對跨行業數據有安全流動、透明流動的需求,也對模塊化區塊鏈有跨鏈的需求,這將非常依賴跨鏈技術的發展。作為區塊鏈跨鏈技術的引領者,騰訊云通過對數據進行驗證,對跨鏈事務狀態和公開記錄進行憑證管理,實現對跨鏈交互和安全的平衡,保障數據流動時的安全透明。
趨勢三
聯邦學習提高數據交互效率
聯邦學習技術在保護數據主體權利的前提下,通過模型共享,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既保證在不同類型、不同樣本的數據資源融合過程中,數據主體權利不受侵犯,也能有效防止壟斷行為的發生,在數據融合的基礎上促進企業發展。
國內某大型互聯網銀行和騰訊云共同搭建了神盾聯邦學習平臺,基于聯邦學習技術,利用加密算法,在隱私保護下進行的風控建模探索,幫助互聯網銀行更好地防范風險,降低違約率,增加利潤。同時,更安全的無第三方算法,消除了銀行的合規風險和數據泄漏風險,增加了對社會公眾的隱私保護。
趨勢四
分布式云重塑金融大數據架構
分布式云能夠使研發關注點聚焦上層業務邏輯實現,帶來對業務的快速支持、創新能力。具體來說,基于分布式架構、微服務架構等,分布式云能提升應用快速開發、部署和迭代升級、應對高并發的能力,實現業務轉型和產品創新的快速響應和支持。
面對國內金融機構的業務穩定性需求、規模管理需求、可靠性需求,騰訊云原生架構通過不同技術架構進行解決,具體來說,實現了云原生統一的業務技術底座,將眾業務和應用“云化。
趨勢五
低代碼開發提升金融業敏捷服務能力
未來,低代碼平臺提供了全新的金融技術人員工作流程,即非專業開發者經過簡單的 IT 基礎培訓就能快速上崗,既能充分調動和利用企業現有的各方面人力資源,也能大幅降低對昂貴專業開發者的資源依賴,促進金融領域各項目的快速落實。
國內某大型商業銀行開發了數字口袋,主要面向中小微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與騰訊云微搭共同探索小微企業行業解決方案?;隍v訊云微搭底座為企業、員工、小程序用戶提供貸款融資、支付結算、保險等場景金融服務,助力電商、批零行業小微企業經營。
趨勢六
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加速金融業自動化、智能化
RPA 作為擴展 AI 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與 OCR、圖像識別、視頻智能、情緒分析等 AI 技術的結合,極大擴展其應用邊界,且通過易于使用、易于管理的部署來幫助 AI 加速轉型。RPA 融合 AI 認知智能技術,增強認知決策能力以處理復雜的長鏈條業務,降低運維成本來提升應用價值。
國內大型商業銀行多在客服領域應用RPA機器人,在用戶端給予客戶以智能、便捷的 C 端體驗。針對 B 端配置管理平臺,完善基礎設施,對知識、文檔進行搜集管理,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建立任務畫布、同義詞庫等配置。
趨勢七
同態加密推進金融數據安全共享
同態加密的出現使數據處理可以不經過解碼,直接在密文上進行計算,且能達成與明文計算相同的結果,故在獲取數據分析結果的同時,也能保障數據安全。對金融領域來講,使用同態加密技術將對隱私數據產生更加嚴密的防護,推進金融數據安全共享。
在與巴西某著名金融機構合作的試點項目中,IBM 目標是在一段時間內觀察賬戶持有人的銀行活動,對數據進行收集和同態加密,并使用機器學習等技術,可準確預測該賬戶持有人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的貸款需求。
趨勢八
隱私計算保障金融數據安全融合
隨著密碼技術和硬件系統的提升,隱私計算不斷與聯邦學習、安全多方計算以及可信計算等技術的結合,通過將原始數據加密轉化,來實現數據的安全保障,從而提高服務效益與用戶價值。在隱私計算的技術加持下,在未來能夠打通多種橫向數據,促進內外部數據融合,實現合規、有效的數據流通,促進營銷、風控、反洗錢、資管等金融場景發展。
隱私計算被廣泛應用于國外銀行市場,比如在歐盟的銀行間進行欺詐指標或風險概況的信息共享,從而改進風險安全監測手段;還可以促進公共和私營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使銀行將計算作為一種服務出售,如銀行數據用于非公開的分析性交易。
趨勢九
全真互聯實現數實融合加速金融普惠
算力的提升推動信息接觸、人機交互模式更加復雜多變;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也朝著更加多元化發展。隨著 VR、AR 等混合現實技術、軟硬件的升級推動,各領域都將全真互聯視為數實融合的可靠路徑,而虛擬現實交互、數實融合將進一步實現金融普惠。
某銀行基于全真互聯實時數據更新和模型迭代,加強用戶成長體系建設,對入口流量的開發和分析,將客戶生活與金融相結合,充分挖掘數據價值,提前預測客戶需求,加強開放體系建設,實現全渠道產業融合。同時,通過全真互聯技術,極大提升了線上可辦業務的比例,也極大優化了在信用貸款等領域的線上辦理流程。
趨勢十
數字銀行突破時空限制,實現金融普惠
數字銀行是銀行機構的全面數字化,其以分布式結構為基礎,通過扁平化的組織架構覆蓋更多的場景和用戶,實現服務個性化與金融普惠。數字銀行通過前沿技術的應用,加強多場景合作來拓展銀行業務,實現產業與銀行價值的深度綁定。
目前國內多家銀行提出的數字銀行解決方案,主要以微信小程序為載體,以鉤子產品為抓手、以裂變獲客為目的、以持續經營,將銀行的傳統交易功能與微信用戶體系、微信生態體系打通,強調以互聯網化的用戶體驗、持續的客戶運營反饋、閉環的產品能力、線上裂變傳播獲客等手段,實現銀行業務能力與互聯網營銷、互聯網運營的全面融合,從而達到全面轉型互聯網零售業務的目的。
具體內容如下